视频正在播放...
在盛大的阅兵式上,空中无人作战方队成为全场焦点,这支高科技部队的精彩亮相,生动展现了我国在新兴作战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。接下来,就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些空中利剑背后的受阅故事。
作为无人作战群的压轴方队,空中无人作战方队以独特的利剑队形惊艳亮相。要让这些体型庞大的无人战鹰保持完美队形,毫秒不差地通过检阅区,对运输平台的驾驶员们提出了极高要求。
展开剩余68%方队驾驶员王耀龙介绍道:我们的装备体型庞大,队形编排也很有挑战性。最宽的排面间距接近20米,而且有一半排面需要保持斜向间距。这就要求我们在操作时必须全神贯注,每一个动作都要精准到位。
首次参加阅兵的吕伟弘担任了方队末排基准车驾驶员,这个关键位置对驾驶技术提出了严峻考验。他解释道:作为最后一排的基准车,任何微小的误差都会被放大。如果出现1厘米的偏差,后续僚车就可能产生10到20倍的误差。
我们的标齐标准是±5厘米,吕伟弘继续说道,刚开始训练时误差能达到十几厘米。我不仅反复练习,还查阅了所有相关资料,向有经验的战友请教。现在虽然达到了标准,但我仍在追求更精准的表现。
作为基准车驾驶员和排面长,吕伟弘还肩负着团队协调的重任。每次训练后,他都会仔细记录各项参数,分析误差变化,与僚车驾驶员共同研究改进方案,带领整个排面实现了人机完美配合。
僚车驾驶员董政坤分享了他的心得:我的任务就是精准跟随基准车的节奏。只有每辆车都保持稳定,整个队形才能完美呈现。阅兵队形的精髓就在于,个人技术是基础,团队协作才是关键,必须做到高度默契。
阅兵当天,伴随着激昂的《无人智胜》进行曲,10架无人战鹰组成的钢铁方阵,以雄鹰展翅般的英姿,威武地驶过长安街,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。
军人的受阅不仅限于今天的阅兵场,更在未来的战场上。吕伟弘坚定地表示,作为新型作战力量的代表,今天我们以最佳状态接受检阅,明天我们将驾驶这些无人战鹰,守护祖国的万里海疆。
发布于:天津市胜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